欢迎访问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
产村相融仪陇雷家坝新村农民安居乐业2015-10-02 14:48:17   来源:南充日报    作者: 王萍

南充日报讯(王萍)“土地没了,我们靠什么生活?”“我们的房屋要怎么办?”去年,新农村建设这股春风吹进了仪陇县赛金镇雷家坝村,这一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刚启动新村建设之初,许多村民曾有这样的担心。

时隔一年,11月28日,记者再走进雷家坝新村,鳞次栉比的楼房、家家户户有菜园、果园,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与过去截然不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村民 们聚在一起摆龙门阵时,也会忍不住赞叹:“新农村建设好,我们现在的生活比城里人还安逸!”“就连镇上其余村的村民都羡慕我们。”“我们的房子跟别墅差不 多,儿子不愁找不着媳妇了。”

新村怎么管?

顺民意民主议事

新村建好了,如何管 理?“刚入住的村民都不太适应,还存在着过去的农村陋习。瓜果皮、蔬菜叶、卫生纸等生活垃圾随便丢在门前和入户道路上,弄得小区里脏乱差;前庭后院的‘微 菜园’、‘微果园’里杂草丛生,无人打理;垃圾桶等公共设施破坏严重;村民们为此争吵过、红了脸,心里有了怨气;村干部来调解、劝说,还受了一肚子气。” 该村党支部书记何多伦说,新村如何管理成了村干部们的一块心病。

该村便组织了一期入驻的10名村民代表前往西充县、南部县以及成都市双 流县籍田镇参观、学习当地的新农村管理。“我们一走进那里的新农村,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新村风貌。同样的环境设施,却管理得规范有序、整洁干净。这下,连 我们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才意识到新农村建设的不仅仅是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更是对农村精神风貌的建设,要让我们农民首先改掉陋习,树立起文明新 风。”作为村民代表的何重阶在此次学习中对新村建设开始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清洁怎么打扫?”“环境卫生由谁来监督?”“公共设施由谁来管理?”“资金从何而来?”通过此次学习,让雷家坝新村的干部们找到了答案,村民代表们的心里也热了起来:“我们也要这么干,从农村旧貌中脱离出来!”

带回的新村照片让全村人“红了眼”,大家开始热烈讨论,纷纷提出建言。该村创新管理机制,出台了《新村居民公约》,经过民主推荐和群众会议表决选举产生 了新村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实行社区管理制度,确定了治安纠纷调解小组、公共设施管理小组、环境卫生维护小组。从环境保洁、卫生评比、堆放杂物,到管 理家禽、休闲娱乐,再到村道维护、小微水利维护、产业管护等事项,都建立了具体的规章制度,让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共同监督、共同管理。

如今,走在新村内的道路上,已看不到纸屑、果皮、杂草等垃圾。记者在村务公示栏上看到,管理委员会采取“旬检查、月通报,季评比、年考核”方式公示评选出 最清洁户和最不清洁户。“我们做到奖罚分明,清洁做得好的就奖,做得不好的该罚就罚。”何多伦说,现在村民基本已自觉做到了“自扫门前雪”,保证自家房前 屋后的环境整洁。道路上的清扫和小区垃圾清运则由村民推举出来的做事踏实、家里经济条件较差的两户居民组成清扫人员来负责,按每户每月750元标准补助。 由环境卫生维护小组监督、考核,这样使得清扫人员也有了积极性,村民自觉爱护环境卫生。

农民何以增收?

产村相融可持续发展

在村口,记者看到一辆装满货品的小货车停在村便民超市门前,店主满利蓉和员工正忙着卸载、清点和搬运货品。“快到年底了,这段时间都在忙着准备年货。逢年过节的时候,村民家里请客吃饭最需要的就是奶制品、饮料、酒。”满利蓉说。

满利蓉的丈夫袁文学此前一直在北京、福建等地从事水电安装工作,算得上是村里见过“大世面”的人。“80后”的袁文学于2009年与满利蓉结婚,考虑到 将来方便孩子上学,原本打算在家乡仪陇县新政镇买房。后来,袁文学从父亲口中听说村里要搞新农村建设后,他便打消了“买房”这个念头,与妻子一起回到村里 来发展。村里公开拍卖便民超市经营权时,以每年6000元的价格出让给了袁文学一家。超市的盈利加上袁文学在周边新村聚居点搞水电安装挣的工钱,一年到头 能有10多万元收入。如今,袁文学家里已买上了一辆小轿车和一辆摩托车。

“新村建得很好,一点也不比城里差。这里依山傍水,空气清新, 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尤其是雷家新村的地理位置很有优势,不管是送孩子到镇上上学,还是村里发展产业,村民到县城或南充城里去办事,交通都很便捷。”袁文 学说,回家后开心的是全家人能聚在一起,自己也能更好地照顾父母和年迈的奶奶。

“新农村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袁文学认 为,近些年,随着农村年轻人走向城市后,越来越多的土地撂荒了。通过新村建设,土地调型整治后,把那些荒废的、零散的土地集中到一起,再流转土地承包经营 权给业主。村里现在既有了产业支撑,村民也获得了土地的收入,还能到业主的公司里打工。新村得到了持续发展,村民才能走上致富路。

“一路一特色,一村一景致”是仪陇县提出的新村建设思路,产村相融则是新村建设的出发点。该村党支部书记何多伦介绍,该村的土地面积原本就少,新村建设过程中 进行集中整治后, 村里立足实际,通过科学布局产业发展,以“种养循环、生态环保”的理念,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相继引进了多家现代农业公司集中栽 植柑橘树、种植大棚蔬菜、进行生猪养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全村农户长期增收。

袁文学和何重阶家里的土地都按照村里的产业发展路子,统一种上了柑橘树。记者看到,聚居点里有效利用了房前屋后以及空置的土地种上了果树,树下间隙又种植了蔬菜。既满足了村民自给自足,又配套发展了产业。

“产业管护是新村管理中的一大难点。”何多伦告诉记者,该村采取“专合牵头、农户参与”模式,成立了种植农民合作社,按照“四统两分一签订”,实现产、 供、销“一条龙”服务。采取“群众筹资、农业项目补贴、财政资金奖补” 的三个一点方式,解决了果树管护资金问题,有效保障了果树产业管护需要。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给朋友

联系我们
办公室:0817-7216779
培训联络部:0817-6917337
邮 箱:sdela@sdela.org.cn
地 址:四川省仪陇县新政镇离堆大道四段21号
备案号 :蜀ICP备14030442号-1
备案号 :蜀ICP备14030442号-2
备案号 :蜀ICP备14030442号-3
川公网安备 511324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