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
朱德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科技工作2018-04-09 10:23:25   来源:张思德干部学院    作者: 王义平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全国性抗日战争由此开始。之后不久,根据国共合作协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出任总指挥。红军改编完成后,朱德率领八路军立即开赴抗日前线,参与对日作战。1940年5月,朱德从前线返回延安。从此,他一边指挥着前线的抗日战事,一边参与领导陕甘宁边区的建设事业,特别是对于边区的科技事业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观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了陕甘宁边区科技工作的发展。

一、把科学与抗战结合起来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处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一切为了抗战,一切服务于抗战成为当时党和边区军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和技术工作为抗战服务,这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关于科学技术与抗战建国的关系,朱德在《把科学与抗战结合起来》一文中作了深入探讨,他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把科学与抗战建国的大业密切结合起来,以科学方面的胜利来争取抗战建国的胜利”。

1、科技是抗战建国建军的重要依靠力量

科技对于抗战建国的作用,朱德用“三个有赖于”来加以强调。他指出:“现在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的抗战建国过程中,不论是要取得抗战胜利,或者建国的成功,都有赖于科学,有赖于社会科学,也有赖于自然科学。”在这里,朱德把科学区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着重阐述了自然科学对于抗战建国的巨大作用。他说,自然科学是一个伟大的力量。自然科学的进步,进而使生产力得到提高、工农各业得到发展、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充实我们的力量,充实军队的战斗力,使人民获得富裕的生活,以此来取得抗战的胜利和建国的成功。朱德认为,谁要是忽视科技这个抗战的重要力量,那是极其错误的。

作为八路军总指挥的朱德,对于科技在提高军队战斗力中的作用有深刻的认识。1943年10月,朱德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高级干部会议上指出,“练兵要有个目的。练到什么样子才算是一个好兵,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呢?一个是要勇敢,一个是要有技术。”朱德说,过去红军打仗很勇敢,这很好,但是技术不够高明,导致一些本可避免的伤亡而没能避免,本可取得更大的胜利而没能取得。“我们练兵的目的,就是要使每个人又勇敢又有技术,这样,打起仗来就有把握了。”朱德提出的练兵应“把勇敢和技术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的思想,是其“把科学和抗战结合起来”的思想在提高单兵作战能力上的体现。

朱德还肯定了科技人员参加军队对于提高军队战斗力的直接推动作用。他指出:“抗战以来,许多军事专家加入我们的军队,这对于我军战斗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十分欢迎。”同时,朱德还认识到我军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低,科技和抗战结合的水平也比较低,他强调:“八路军、新四军今天还不可能做到精通一切军事科学技术,这方面我们还很不够,我们全军需要继续学习,去掌握一切我们所必需掌握的新军事技术,这是很重要的。”对科技对于抗战、建国和建军的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朱德提出“把科学和抗战结合起来”的基础。

2、抗战建国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和目标

与此同时,朱德还看到了抗战建国对于科技事业的砥砺作用,认为抗战建国为边区科技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给以激励。朱德指出:“日寇的侵略,给了中国的科学发展以严重的摧残与困难,但抗战的大业,又指示了科学以向前发展的新的道路,给以激励。”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陕甘宁边区科技事业的发展,边区的科技工作缺乏资金、缺乏必要的科研设备,甚至连科学书籍都难以得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为了抗战的胜利和建国的成功,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动脑经、就地取材、土法创造,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发挥科技对于抗战建国的最大价值。在边区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边区科技事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各类科技团体纷纷成立、各种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科技教育和科学普及广泛开展。抗日战争的摧残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不但没有打倒边区科技工作者,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坚定了他们的信念。正如朱德所赞许的那样:“在自然科学的光辉从未照临过的荒土上,我们的科学工作者,学习了克服困难,发现了许多宝藏,做出了不少成绩,使我们充满了希望,充满了信心,……这种成绩,现在看起来虽然还不大,却象一线曙光,使我们预见到将来的无限光明。”

但是,日寇的侵略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统治,这终究是阻碍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两块“绊脚石”,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一定要移除它、推翻它。只有这样,科技事业才能获得快速、永续发展的条件,而这也就是抗战时期边区科技事业的目标:抗战胜利、民主成功。朱德强调:“只有抗战胜利,民主成功,中国的科学才能得到繁荣滋长的园地。”因此,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看到自己前程的远大,看到自己任务的重大,继续努力,为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而奋斗。

二、科技是发展经济的先决条件之一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策略,以主要军事力量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国民党方面也积极反共消极抗日,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行为使得原本脆弱的边区经济变得更加困难。在最困难的一段时间里,边区物资短缺,物价飞涨,衣物、蔬菜、纸张等等基本生活物品都很短缺。

面对边区严重的经济状况,党和边区军民没有屈服。为了能够坚持抗战,最终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毛泽东和党中央号召边区军民自己动手,开展大生产运动,丰衣足食。朱德从前线回到延安后,立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领导并参与边区的生产建设工作。1940年9月,朱德邀集董必武、徐特立等人一起去陕甘宁边区各县对经济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这次调查完成后,朱德写成《论发展边区的经济建设》一文,发表于延安《新中华报》。在这篇文章中,朱德根据边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分析了边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1、科技是发展边区经济的支撑和前提

朱德在文中特别阐述了科学技术对于发展边区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他指出:“抗战以来,我们已收容了一些起码必要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以及部分的机器,……可以帮助我们在技术问题上减少和克服困难。”朱德把“在边区内造成起码必要的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前提”作为边区经济建设的三大基本任务之一,认为“起码必要的技术上”的前提是“发展边区经济建设的先决条件”之一。朱德之所以如此重视科学技术在发展边区经济中的作用,是由其前期调查研究所掌握的边区实际所决定的。陕甘宁边区自然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石油、煤矿、铁矿、盐和碱,这些资源是发展边区经济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边区缺乏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所需的技术条件,使得技术短板成为制约边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正如朱德所说:“边区有石油矿和许多煤矿,唯以技术条件所限制,不能大量开采……”因此,要想实现边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首先使边区的科学技术得到发展,突破边区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改进技术,提高产量就成为边区经济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前提条件。

2、以晒盐技术和纺毛技术为重点,开发边区经济资源

根据边区的经济资源状况,朱德提出发展边区经济建设的基本环节是:“适应环境的需要,积极开发边区的资源”,而首先应当大量地提高盐池的盐的产量和发展边区的毛纺织工业。朱德指出,提高盐池盐的产量和发展边区的毛纺织工业这两个问题,“是边区经济建设发展中当前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今天一切建设工作,都应当首先围绕着这两个问题进行”。科技工作也应当以晒盐技术和纺毛技术为重点,为晒盐和纺毛提供技术支撑。朱德之所以选择把盐和毛作为首先开发的资源,一是因为边区存在大量的盐池和羊毛,这两项资源得到开发,将有利于解决边区军民的食盐和穿衣问题,这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与煤炭、石油等资源相比,开发这两项资源的技术条件要求较低,而且抗战以来边区在晒烟和纺毛技术上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因而有望能够迅速提高产量,为边区经济发展积累资本和技术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切莫以今天的眼光来衡量当时边区的晒烟和毛纺技术,掌握这两项技术对于当时发展经济来说具有重大的作用。以晒盐技术为例,朱德指出:“边区境内有五个盐池,每年用土法晒盐,就可得盐50万驮以上,现在用新法掘井晒盐,产量可望大大增加,成为大宗输出。”朱德在此所说的“新法”是指筑田引水晒盐法,这一新的晒盐方法就是在朱德去边区各县调研期间发明的,是边区晒盐技术的最新成果。边区所辖的定边、盐池等县自古以来就是西北地区食盐的主要产地。但是,在过去这里晒盐的方法落后,主要依靠天时自然晒盐,即每年春夏间下雨,将盐池底部的盐质溶解,经过酷暑蒸发,到秋天一池盐水就变成了结晶盐块,然后再由人工将盐块采集起来。这种晒盐法最大的弊端在于其纯粹依靠天时好坏,盐产量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据当时延安的《新中华报》报道,就在1940年,该年“上半年,天旱不雨,盐池枯竭,无盐可打。后半年又阴雨绵绵,池水一片汪洋,晒不出盐来。以致全年没出一驮盐……”然而这些盐产地只产盐不产粮食,都是依靠运盐去外地换取粮食,晒不出盐就会导致饥荒。为了解决这一关乎民生的问题,边区政府委托华寿俊、陈康白等科技人员去定边盐池实地考察,研究新的晒盐方法。经过现场勘查、实地试验,几位科技人员最终创造了筑田引水晒盐法。该方法通过掘井将地下高浓度的盐水提出来,并在盐井周边修建诸多盐田,然后将盐水灌注到盐田,两天之后便可结晶成盐。这一新的晒盐方法有效克服了盐水来源和晒盐场地不可控的问题,把天时对晒盐的影响降到最低,使盐产量得到稳步增长。据当时参与创造这一晒盐“新法”的科技人员华寿俊回忆,采用“新法”后,“经过大家的辛勤劳动,在三个月内生产了几十万斤盐,并组织运输以换取粮食,这样,春荒也就不怕了”。当时,朱德正在安塞的振华造纸厂调研,华寿俊把创造晒盐“新法”的情况向朱德汇报后,朱德高兴地在华寿俊的笔记本上题词:“我们的发明家”。1940年10月,在《论发展边区的经济建设》文中,朱德将盐业作为发展边区经济的基本环节,他作出这一判断的背后,正是晒盐“新法”的支撑。

三、重视科学技术人才

1、关怀科技人员,支持科技工作

朱德十分重视科技人才,时常关心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1940年9月朱德到边区各县调研时,每到一地,都要召开座谈会,会见技术人员,找工人谈话,询问他们生产、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科技人员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技术人员和工人们以创造性的劳动克服困难的革命精神,给予热情的赞扬和鼓励。在第二机器厂参观时,还观看了工人们用自己生产的枪支进行的实弹射击表演。1941年7月30日,朱德与毛泽东、叶剑英联名向各军团首长发出通知,要求各部队尽可能吸收大后方水平高深的医务人才,“不惜其津贴予以任用,政治上做非党干部看待,生活上作专门家待遇之。”

除了以上这些对科技人员生活和工作的关心外,朱德还经常参加一些科学技术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科技人员的工作。据时任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秘书处主任何纯渤回忆,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后,组织了自然辩证法研究小组,朱德积极参加小组的讨论会、座谈会,与科技工作者一起研究学习自然辩证法问题。1941年8月2日,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召开第一届年会,朱德亲自出席开幕会并发表讲话,他肯定了自然科学工作者对边区经济建设的重要贡献,鼓励大家继续努力研究,为抗战建国大业发挥更大作用。另据时任军委三局电器材料修造厂副厂长的耿锡祥回忆,1940年五六月间,为了庆祝电器材料修造厂建厂两周年,该厂举办了“自制电讯器材陈列展览”,展览展出了该厂科技人员自制的各种电讯器材零部件以及无线电收发报机等成品。朱德和他的夫人康克清都参观了这次展览,朱德在参观时详细询问展品的性能和用途,对科技人员的创造给予了热情的赞扬。“三局的工作人员和厂里的职工,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见到朱总司令,朱总司令平易近人、宽厚慈祥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同志们的脑海中。”抗战时期朱德对于科技人员的关怀和支持体现在很多方面,这些关怀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科技工作者,使他们的革命热情和创造热情得到空前提高。

2、依靠科技人才领导科技工作

朱德重视科技人才还体现在他强调科技人员在科技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注重依靠科技人员来领导科技工作。为了征求广大科技人员对于发展边区科技事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扬科学民主,1942年3月22日,朱德亲自组织召开高级技术干部季会。朱德在会上致开会词,他对各高级技术干部几年来艰苦创造埋头苦干的精神表示赞扬,并请各位科技人员畅所欲言,提出对于改善和促进边区技术建设的建议。经过讨论,参会科技人员一致通过了向边区军政当局的建议七项。这七项建议包括成立科技团体、培养科技人才、改善科技人员待遇等内容,既涉及宏观体制也涉及具体举措,反映了边区科技工作的实际。毛泽东次日表扬说:“你们的会开的很好,提出的问题也很具体、切实,这是很好的。”应该说,只有战斗在科技工作一线的科技人员才能发现这些深刻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科技人员最熟悉科技工作、最了解实际,因而我们党和政府在领导科技工作时,在制定科技方针、政策时,就必须征求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这也就是朱德组织这次高级技术干部季会的原因所在。像这样的科技干部会议,抗战时期朱德还组织过多次,既增强了广大科技人员的主体意识,团结了广大知识分子,也切切实实地推动了陕甘宁边区科技工作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地领导科技事业积累了经验。

3、加强革命教育,建设科技的“革命家务”

“建设革命家务”思想是朱德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贯穿于其经济、科技、军事建设各方面。他第一次正式提出建立革命家务的思想是1941年6月20日,他在给359旅717团、718团指挥员的信中指出:“我们是共产党,要时时刻刻想着为国家建立一个很大很好的家务。”这就是要求所有参加革命的人员,不论你是工人、农民、军人还是科技工作者,都要把公家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对待,把自己的事业自觉地融入到革命的共同事业里,“把革命放在第一位,把公共的事业看得像自己的事业一样”,用革命者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这是朱德对于参加革命的所有人提出的普遍要求,其实际上是朱德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公与私的关系问题上为所有人提出了一个普遍原则和标准。

朱德“建设革命家务”的思想落实到科技工作上,就是强调科技工作的革命性,强调科技工作者的革命性。1943年5月1日,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朱德在《解放日报》上发表《建设革命家务》一文。朱德在这篇文章中,对边区全体工人,包括各工厂的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建设革命家务的号召。他说:“全体职工,从厂长到工人,上上下下,大家都负有当家人的责任,把这份革命的家务搞好。”针对当时边区工人中存在的敷衍塞责、不安于位等问题,朱德具体提出两条要求:一是要“把个人的成功寄托在共同事业的胜利上”,二是要“认清工厂就是自己永久的家,永久的产业,应当看重自己的本行,以恒心来治恒产”。在朱德看来,科学技术工作是革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安心于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把革命的科技事业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来加以经营和爱护,为革命事业建设好一份科技家务。

如何才能在科技工作中实现“建设革命家务”的要求呢?朱德认为还是要靠加强对于科技工作者的革命教育。他说:“就是要在工厂中认真进行抗战的革命的教育,培养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的新的道德观念。”同时,要树立具有这种“新的道德观念”的榜样,号召人们向赵占魁这样的新劳动者学习。对于科学技术人员,朱德特别强调要加强对他们的政治教育,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科学技术工作,他说:“马列主义乃是一切科学的最高成果,它的世界观,它的方法,当然也适用于一切科学。掌握了它,可以使一切科学得到新的发展。”加强科技人员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知识分子工农群众化”,把科技事业建设成为革命家务。

抗日战争时期,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朱德作为党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站在抗战建国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科技工作,深刻揭示了科技对于抗战、对于建国的重要作用,他在这一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科技价值观、科技人才观不仅指导了当时边区的科学技术事业,对于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强国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副研究员、博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给朋友

联系我们
办公室:0817-7216779
培训联络部:0817-6917337
邮 箱:sdela@sdela.org.cn
地 址:四川省仪陇县新政镇离堆大道四段21号
备案号 :蜀ICP备14030442号-1
备案号 :蜀ICP备14030442号-2
备案号 :蜀ICP备14030442号-3
川公网安备 51132402000116